農歷2011年4月初5日夜12點左右生人
知識一種游戲,不要當真.
在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人的富貴貧賤、吉兇禍福以及生死壽夭都有一定的關聯。古代對于命運的觀點,大人物們的觀點也不同。比如孔子的弟子子夏就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墨子是反對命運之說的,他認為如果人人都信仰命運,從功利主義上看人人都不再奮斗會阻礙社會進步。
中國的算命術從先秦時代脫胎于諸子百家,濫觴于漢代,到了唐代才最終確立一套體系。唐朝的李虛中是算命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人物。唐宋八大家韓愈就曾評論李虛中:無所不通,最深于五行書,從人出生的生辰八字,推算人的壽命和富貴,百不失一二。這段收錄在韓昌黎文集的李虛中墓志對于這位人物的算命術可謂是推崇備至了。
唐朝之后的徐子平則進一步發展了李虛中的算命術,使得體系更加完備。但是這套算命術因為過于復雜,在民間流傳并不廣泛。因為測算生辰八字和十二宮等非常復雜,要借助不少口訣和不斷訓練才能完成。
除了按照生辰八字的算命方法,還有類似摸骨和觀相等技術。在最新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就演繹了陳瞎子陳玉樓對胡八一和雪莉楊的摸骨。因為上述的算命方法很難懂,以唐朝袁天罡的稱骨法流傳最廣。
稱骨法就是對照一個農歷出生的年月日和時辰對應的稱骨分量,然后把這些分量匯總起來,然后對照稱骨法中的歌訣,把有關自己的一生榮枯的斷語取出。因為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方便,可以無師自通。這種方法也有算命不求人的說法。
比如一位1957年農歷十月初二晚上九點出生的人,他的年對應的是丁酉年,屬相為雞年,重量是一兩四錢,農歷十月是八錢,初二是一兩,晚上十點是亥時是六錢。那么這個人的稱骨中兩是三兩八錢。一兩等于十錢,這個可以相應地去對照。
三兩八錢對應的歌訣是待到年將三十六,藍衫脫去換紅袍。古代顏色是尊貴和等級的象征,最高的黃色,其次是紅色。藍色換成紅袍自然是富貴的象征,但是這個命運要等到三十六歲才能達到。
從上述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稱骨算命法雖然簡單但是非常粗糙。真正的算命先生會把八字算命和稱骨算命結合在一起推斷,而不是簡單使用。因為可以相互參照,取長補短所以民間流傳很廣。但是實際上算命為何很難準就是因為參照物太少,方法過于簡單,要結合到五行和四時五方以及旺相休生死以及寄生十二宮等推算。本文只是對以上的算命方法的歷史進行介紹,具體的還請各位自己自行判斷。
稱骨算命法是唐代著名的星象預測家袁天罡稱骨的預測方法。這種方法同四柱算命一樣,能確定一個人一生的吉兇禍福、榮辱盛衰,準確率很高,又便于掌握和運用。
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定數,年、月、日、時的重量都有具體規定。只要把年、月、日、時的重量加在一起,按照“稱骨歌”一查,就可確定這個人一生的命運。
一個人出生的年份按年干支(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來確定重量。出生月按月份(即正月、二月等)來確定重量。出生日按日數(即初一、初二等)確定重量。出生時辰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確定重量。
現代的每二個小時是古代的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換算成現代的鐘點,就是:
子時——晚11點鐘到凌晨1點鐘;
丑時——1點鐘至3點鐘;
寅時——3點鐘至5點鐘;
卯辰——5點鐘至7點鐘;
辰時——7點鐘至9點鐘;
巳時——9點鐘至11點鐘;
未時——下午1點鐘至3點鐘;
申時——下午3點鐘至5點鐘;
酉時——下午5點鐘至7點鐘;
戌時——下午7點鐘至晚9點鐘;
亥時——晚9點鐘至11點鐘。
例:一人出生在甲子年正月初一日子時
甲子年骨重一兩二錢
正月骨重六錢
初一日骨重五錢
子時骨重一兩六錢
年、月、日、時骨重加在一起(1.2+0.6+0.5+1.6=3.9),此人總骨重是三兩九錢。查看三兩九錢的“稱骨歌”,就是這個人一生的命運
知識一種游戲,不要當真.
稱骨
算命真是誤人子弟,
八字
算命確實比較準確,但難度高,真正會的人極少,
紫微
相對容易一些,可以自學,不過一般人也只是會皮毛而已,我覺得八字算命最為準確